?一是为了不生虫,二是为了美观!这就叫“形式大于内容”!所以包了粽子不代表粽子里面有东西,只有吃了粽子你才能得出里面是什么东西的结论,这是很科学的,这种包粽子的方式已经被沿用了好多年,没什么好奇怪的。粽叶不是普通的叶子,是一种叫菰叶的草本植物的叶子。因为这种叶子比较特殊,有点象竹叶的形状,但比竹叶要长一点,颜色也深,不过不象竹叶那么软。所以,人们用它代替竹叶包棕子,因为竹叶包起来比较难看,不如它好看。另外,这种叶子煮起来也比较软,煮出来的粽子就不容易破裂。而且,这种植物还可以入药,有清热解毒的功能。我们一般包棕子用的叶子是用箬叶来做的。不过,这种植物一般都生长在南方比较暖的地方,所以一般北方很少有人种它来做棕子。另外,还有一种叶子也可以包粽子,叫柊叶(也叫芦苇叶),但柊树生长也不是很多见。所以一般人也较少用这种叶子包粽子。柊叶包出的粽子也很好看的,颜色也很漂亮。但柊树的叶子比较小,所以不容易包紧。不过,我们包起粽子来一般不讲究好看,好吃才是硬道理。柊叶包的粽子很少吃到的。所以,柊叶包的粽子很难有人吃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