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7:00-17:30 正定大佛寺位于华北平原中部,河北省正定县 。始建于隋开皇六年(586年),后经多次增修,渐成现在规模。寺院坐北面南,布局严谨,建筑宏伟,气势雄阔,是中国国内仅存的隋代木构摩崖大佛寺。大佛坐南朝北,头东脚西,高17米,宽25米,是我国现存最早、最高大的一尊摩崖石刻大佛。正定大佛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(586年),是当地官民为了感激佛祖保佑他们免受水灾之苦所建。大佛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、保存最完好的摩崖大佛,是世界最高的大石佛像。大佛的开凿年代、确切佛名、雕凿时间等问题,历史上众说纷纭。一般认为是隋文帝开皇元年(公元581年),隋文帝为了纪念他的父亲和祖父平定尉迟迥谋反有功而开始建造。唐、宋、明历朝都有重大维修,清光绪二十六年(1900年)和民国二十六年(1939年)又先后遭受火灾和水灾。正定大佛为隋开皇六年(公元586年),隋文帝杨坚亲自策划,命名为大佛开凿于隋开皇六年(公元586年),开皇六年(581年)竣工,前后施工约九个多月,历时两年多时间,于开皇七年(587年)完工。隋唐以前,中国的佛教主要以道教为主,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是李唐王朝的创业者。隋唐时期佛教发达,佛教成了统治者笼络人心的工具。因而,隋唐时期的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