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性味:味甘,性寒。
2、功效主治:清热除烦,利尿通淋。用于心胸烦热,小便短赤,口舌生疮,耳鸣耳聋,目赤涩痛。
3、应用:用于肝经实火证,症见头晕胀痛,面红目赤,口苦咽干,小便黄赤等;本品清心泻火力强,常与栀子、黄芩等配伍使用,如竹叶黄芩汤(《温病条辨》)。若因湿热而致小便不利者,可与车前子、木通等同用。
4、注意事项:体虚之人及孕妇慎服。5、按语:竹叶黄芩是指黄芩的炮制加工品。清代以前所用的黄芩多为酒炙或蜜炙,但自唐代开始出现了醋炙法,即将黄芩置米醋中浸渍一段时间后,再晒干入药,此法最早载于宋代苏颂《图经本草》中。